第七十一章 第一期报纸问世(1/2)
辰时的临安街头,已经是喧闹非凡,到处充斥着繁华的气氛。来来往往的达官贵人,贩夫走卒,编织了一道稳定的,深具大宋特色的社会氛围。若是没有沉重地压在心底的外敌威胁,南宋此时的都城,也颇有一番盛世气象。绍兴三年三月初八的临安,丽阳高照,春意盎然。皇宫里正在举行殿试,新的状元即将诞生。
也许是为了给这个喜庆的日子,增添一些祝福,商家也纷纷推出了状元套餐,大打状元牌,搞一些促销活动。松江徐家的产业也不例外,其名下的店铺、酒馆也推出了一系列活动。徐家的大老爷徐烈,一早就出门巡视店铺生意去了,徐慧带着使女环儿,又身穿男装,在大街上溜达,美其名曰:调查行情。
“卖报啦,卖报啦!朝廷大事、市井新闻、传奇话本,尽在民声报!”
“卖报啦!想知道边关最新消息,就买民声报啦!六文钱一份,想买的快买呀!”
徐慧抬头一看,只见两个孩童,肩背着一个布包,里面放着一大卷纸张,手里拿着一份,一路走一路叫喊。路人闻声甚是好奇,纷纷止步观看。民声报?啥玩意?价钱倒是很便宜,不少人忍不酌奇心,纷纷拿钱买一份瞧瞧。随即,路人才传来很多的赞叹声。
徐慧也停着步,问环儿:“你知道民声报是什么?”
“奴婢也不知道,或许是才出来的,什么新鲜玩意吧?”环儿也是一脸疑问,摇头道。
“你也去买一份来瞧瞧吧。”徐慧吩咐环儿道。
环儿闻言,立即跑到卖报的孩童身边,买了一份回来,递给徐慧,“秀,买的人越来越多了,那孩童背包里都不多了呢。”
徐慧接过报纸一看,首页放大的“民声报”三个字,立即映入眼帘。看到这三个字,她马上想到了这份报纸的立场,应该是为百姓出声的。随即,又看到了旁边一行字,她不禁微微一笑。
“秀,怎么啦?报纸上有什么好玩的事,你这么高兴?”环儿一直看着自家秀,看到如此表情,忍不住问道。
“这是他家办的。”徐慧睛看着报纸,随口答道。
“啊,谁?姑爷开办的?恐怕也只有姑爷那脑子,才想得出这新鲜的玩意。”环儿不禁惊讶出声。这几天刘朗和徐慧已经完成了订婚的程序,签下了婚书,也就是说,他们如今已经正式的未婚夫妻了。
“什么‘新鲜玩意’?不要瞎讲,这里面有大学问,此事办好了,将非同小可。”徐慧以她独特敏锐的智慧,立即想到了其中的不同寻常之处,不禁横了环儿一眼,又说道:“快去,把报童手里所有的报纸全部买下来。”
“啊,那报童手里恐怕还有十几份呢,咱们要那么多干什么?”环儿不解的问道。
“快去吧,爹爹他们每人送一份,其余的还要送些回松江。”徐慧睛还是盯着手里的报纸,催促环儿道。
徐慧待环儿买好了报纸,立即赶到她父亲徐烈所在的店铺。出门之前,他们父女商量过行程,她看看时间,立即知道爹爹现在在何处。
“爹爹,你看看这份报纸?”徐慧一进店铺后院,看见爹爹正和掌柜商谈什么,就让环儿留在门外,自己进了房间,向掌柜diandian头,随即把报纸递给徐烈。
店铺掌柜看到徐慧进来,急忙起身行礼,又看他们父女估计有话要说,就告退出去。
徐烈接过报纸,疑惑地问:“这是什么?”
“这是民声报,第一期才出版的,很有意思,买回来给爹爹看看。”徐慧坐在徐烈身边,说道。
徐烈闻言,不由打开来,仔细阅读。民声报第一期,一共有六个版面,头版自然是朝廷大事或官方通告等等,第二、三版刊登的都是些道德文章,第四版为诗词歌赋、美文欣赏,第五版商业信息、市井新闻,最后一版则是话本连载。
引起徐慧感兴趣的,自然不是什么朝廷事件或什么道德文章,而是报纸的样式,和其中一篇署名黄权写的文章。这所谓的黄权,读者朋友们都知道,自然就是刘朗本人。当然,关于这一dian,包括徐慧在内,所有人都不知道的。黄权是他前一世的姓名,他用此名写了一篇文章,刊登在报纸上。在这片文章里,他详述了自己对海洋国土的注解,以及海洋对大宋的重要性。从目前大宋面临处境的分析,到为了解决问题而提出的可行方案,从而总结出了加强海洋贸易,是目前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案。
徐家是临近海边的大家族,其在海贸上自然有重要分量,徐慧虽然不知黄权是谁,但她清楚民声报的后面是刘朗,以他的身份,发出此等消息,是否有官方的意向,这就值得考虑一下了。若是朝廷打算加强海贸,徐家当然要先一步跟进,好抢占有利地位。当然,徐家如今与刘朗关系不同了,若真有什么行动,自是可以上门询问。他们这只是看到此类与家族有关的消息,凭借天生商业头脑,一种习惯性的探讨。
“这黄权是谁?这篇文章有理有据,写的分出不错,能不能成为朝廷政策不知道,我们徐家也应当加强观察。”徐烈看完这篇文章,不住dian头道。
“女儿不知道黄权是谁,但知道这民声报是谁办的,他的身份令这侧消息,重要性增加了不少。”徐慧脸颊有些微红,说道。
“哦?这民声报形式新奇独特,非常不错,是谁办的?”徐烈好奇地问。
“是,是他办的,是刘府产业。”徐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