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噩耗(1/2)
要不是怕太过惊世骇俗,孙杨连粮食都不想带。
之后的两日,安安静静的过去了,一切都很顺利。
从宛城出发算,第六日正午,前军一万多人抵达朗陵,其中步卒一万一千人,骑兵两千人。
比阳通往朗陵的狭窄官道上,孙杨正捧着一份抽象地图皱眉,因为他发现在朗陵的北部有一个古城,搞不好就是“古城相会”那个古城。
系统解释道:“这是那个古城,不过古城相会是几年以后的事,刘备现在应该还在许昌,此刻的职务应该是“豫州牧”。”
忽然,一个士卒从前方纵马而来,验过凭证之后,在距离孙杨五步外站定,拱手道:“禀官家,朗陵不战而降,前军已经进驻朗陵。”
孙杨哦了一声,问道:“朗陵守将是谁?”
士卒很干脆的说:“没有守将。”
“袁术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要和我玩空城计。”孙杨疑窦顿生。
孙杨实在搞不懂袁术是怎么想的,朗陵这么重要的地方,竟然没有派兵驻守。
事情太反常了,孙杨朝官道两边的山丘上张望,山丘上尽是枯黄的草木,孙杨担心有伏兵,派出上千人上去查看,没过多久,士卒回报说并无敌军。
孙杨仍然不放心,未免被人突袭,孙杨穿上盔甲,下令中军放慢速度,让后军跟上,事实证明,孙杨的担心是多余的,中军和后军于午后平安抵达朗陵。
孙杨并没有让中军和后军入城,后军携带辎重粮草甚多,入城很不方便,还有一个原因是,城内狭窄,城中居民,敌我难辨,一旦有奸细纵火,损失可就大了,还是留在城外比较安全。
在比阳通往朗陵主干道以北的群山中,有一个名叫火石沟的地方,站满了服色各异的士卒,他们的兵器也是杂乱不堪。
为首的是两个头上裹着黄巾的汉子。
其中的紫脸汉子名叫龚都,只见他朝一旁的马脸壮汉问道:“大哥,我们犯不着招惹孙杨,我刚刚去查探的时候,按照旗帜数了一下,前军一万人三千人,中军一万人,后军一万人,再加上最后面的车队两千人,整整三万五千人。”
马脸壮汉名叫刘辟,汝南黄巾首领,只见他摇头道:“二弟,你算错了,后军一万人至少有一半人是辅兵和民夫,最后面的两千人也是辅兵一千,民夫一千,我们还是有机会的。”
龚都跺脚道:“我是怕孙杨的报复,他这次气势汹汹的去攻打袁术,我们伏击他的运粮车队,要是惹恼了他,先收拾的就是我们。”
刘辟坚持道:“只要抢到粮食,让兄弟们吃饱,有多远跑多远,孙杨还能追到别的诸侯地盘去。”
龚都回头望着兄弟们热切的目光,犹豫了一会儿,点头道:“孙杨派出的搜山军都撤走了,我们现在就去杏树岭。”
半个时辰后,运粮车队路过杏树岭,这支运粮车队说是运粮,实际上是一半军械,一半粮食,粮食是民夫用独轮车推着,军械则放在牛车上。
负责押运的是一个大胡子,大胡子本是一个营(宋代五百人一个标准营)指使,孙杨派他来负责运粮车队的时候,担心他有情绪,就跟他说,抵达寿春之后,晋升他为右班殿直,孙杨并不知道右班殿直只是正九品小官。
这也怪不得孙杨,两宋的官制完全是一锅大杂烩,很多当事人自己都搞不清楚自己的阶官和职官。孙杨事后询问系统才知道,宋朝的官制发生过三次变化,分别是政和以前官制(1116年以前)、政和官制(1116年至1131年)和绍兴官制(1131年以后)。
杏树岭上的刘辟、龚都准备就绪,运粮车队仍旧一无所知,为首的大胡子也是一脸轻松。
“放”
随着刘辟的一声令下,滚石从山坡上滚了下来,还有密集的箭雨。
官道上的辅兵和民夫惊慌的望着两边的山坡,很多民夫扔下独轮车向后逃跑,大胡子跳到牛车上大喊道:“不要慌,稳住,所有将士听令,把牛车和独轮车围成一个圆圈。”
士卒们一边抽打着四处乱窜的民夫,一边把牛车和独轮车聚拢。
山坡上的龚都惊道:“不好,等到他们聚拢完毕,可就不好对付了。”
龚都说完带头冲了下去,还没有来得及下令的刘辟黑着脸追了上去。
六千名黄巾军踩着枯草树枝从山坡上冲了下来,喊杀声铺天盖地。
大胡子望着漫山遍野的黄巾军,心中发憷,嘴里大喊道:“快合拢,长枪手在前,弓箭手在后。”
南面的车队慢了一步,让两百多名黄巾军冲了进去,双方厮杀在一起,护粮军以数十人伤亡的代价,把黄巾军赶了出去。
至于那些乱窜的民夫,有的被砍死,有的人一屁股坐在地上发呆,也有的早早地退到车队防御圈里,拿起长枪和将士们一同抵御黄巾军。
大胡子站在牛车上,搭弓连续射杀了十几名黄巾军,引起了龚都的注意,龚都退到高处,搭弓放箭。
正在牛车上的大胡子听到破风声,猛地往下一矮,箭矢射中了大胡子的头盔。
龚都大叫可惜,准备搭弓再射,忽然,一道黑影直抵眼前,龚都躲避的速度稍微慢了一点,被射穿了耳朵,带起了血雾和碎肉,龚都捂着耳朵惨叫起来。
战场上的厮杀也非常惨烈,黄巾军一排排的冲到车前,又一排排的倒下,因为护粮军的长枪太长了,黄巾军刚一靠近,就会被捅成血葫芦。
几个回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