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该死的皇帝(1/2)
ps. 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二月初五,从江州选送二十五名童女进宫。随后皇宫炼丹房附近经常听到女童惨叫声,五日之后在炼丹房送出的杂物中发现幼童骸骨;二月二十一,再次从泸州选童男二十五人,送至炼丹房与前次一样。至今已有近百名童男童女被选送入宫,并被内卫送至炼丹房,伺候炼丹道士!桀桀,老皇帝,你的皇位,你当皇帝还真是重要啊!”
“砰!”一方砚台狠狠砸在桌子上,力量之大直接将桌子砸的布满裂纹,墨汁四处飞散,染黑了一方洁白如雪的宣纸,握着砚台的手布满青筋不停的颤抖着越握越紧,显然手的主人已经到了暴怒的边缘。
孟仇满脸狰狞的盯着眼前的情报,这份情报经过宫里细作的详细核实,绝对准确无误。现在孟仇可以百分百确定,当今天子玄雨为了能够继续当皇帝,享受皇权、帝位、荣华富贵,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杀人盈野、尸骨成山、流血漂橹,只为他一个人的皇位,只为他能够长生不老继续当皇帝。
跟别的皇帝没太大区别,玄雨选择了招天下道士入皇宫为自己炼丹,但让孟仇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玄雨居然选择了最残忍、最疯狂的炼丹术——活人炼丹!
在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社会的盛世,诸子百家争鸣,生产也达到鼎盛时期。说到“鼎”,这是古代的烹饪器,也是记载功勋的礼器,传说黄帝造九鼎,鼎就成了传国之宝。考古发掘的文物,如有名的司母戊大方鼎,说明在当时冶炼青铜(铜锡合金)和铸造技术都已达到极高水平。《周礼考工记》中就已经记载了合金成份不同而性质不同的“六齐”规则。
鼎本是煮肉汤和食品的器具。但这时人们就希望在鼎中也能炼出一些别的东西。传说秦穆公的女婿萧史就在宫中炼丹,他曾经炼成“飞雪丹”给秦穆公的女儿擦在脸上(实际上是炼成的铅粉)。他也许可以算是最早的化学家。
由于各种金属矿物都是由土中开采出来的,所以在五行生克学说中就有土生金的说法。于是当时就有一种设想,那就是认为矿物在土中会随时间而变的。例如认为雌黄千年后化为雄黄,雄黄千年后化为黄金。朱砂200年后变成青,再300年后变成铅,再200年成为银,最后再过200年化成金。能不能加速这种变化呢?这时就产生了夺天地造化之功的思想,企图在鼎中能作到“千年之气,一日而足,山泽之宝,七日而成”。于是就在鼎中放入各种药物,封闭后进行加热烧炼,以为可以炼出贵重的金银来,这样炼金术在战国末期就萌芽了。到了秦皇汉武时期,由于最高统治者的支持,炼金术就大发展起来,这时不仅要由低贱的金属如铜、铁等制造出贵重的金、银来,还要为统治者修炼出吃了能长生不老的仙丹来。所以在中国发起的这场探索活动应该叫做“金丹术”。他们把人与物相类比,认为黄金和玉都是不朽不坏的,所以最好能由金和玉中提出精华来给人吃,于是就有“服金者寿如金,服玉者寿如玉”的理论。这时炼丹家就希望能炼出一种名叫“金液”的神秘物质,人吃了可以长生不老,与普通物质配合就能变成黄金。
最早热衷于炼丹术的是西汉的淮南王刘安,他在他的宫中召致了方士千余人修炼金丹和表演特异功能,后来又编写了《淮南子》,还有《淮南万毕术》等著作,但可惜《万毕术》一书现已失传。
淮南王刘安后来因谋反而被杀,刘向抄淮南王的家时得到一部炼黄金的秘书,就自己也去试炼,但一直不成功。汉武帝刘彻是刘安的侄子,也热衷于方士的奇怪表演和炼丹术,他召致了不少特异功能的人进宫,表演成功了就封为将军,甚至把宫主下嫁,但骗局一旦被揭露又立刻拉出去砍头。
在汉代是炼丹兴起的时期,虽然真金没有炼出来,却制成了多种貌似黄银和白银的假金。更发现了许多种化学反应,最主要是铅、汞、硫、砷等之间的反应,还创造了各种炼丹仪器和提炼药品的方法。
到了东汉时期,魏伯阳编著了一部炼丹术的著作《参同契》,这是世界公认现存的最古老的炼丹书(外国现存的最老的炼金术著作是圣·马克书稿,是公元十世纪的抄本)。实际上《参同契》是魏伯阳钻研总结了前人大量的炼丹书“火记六百篇”后总结的理论著作,他把物质分为阴阳两大类,提出要产生新物质必须阴阳配合,同类物质在一起是不会化合的。他还指出如果是“药物非种、分剂参差、失其纪纲”时,那就会“飞龟舞蛇,愈见乖张”,这实际是炼丹过程中发生爆炸的情况(这正是炼丹家发明火药的前奏)。
魏伯阳在书中记载了铅、汞、硫等的化合和分解的知识。但是魏伯阳有一大缺点,就是书中使用了各种隐语,例如:“河上姹女,灵而最神,得火则飞,不见埃尘,鬼隐龙匿,莫知所存,将欲制之,黄芽为根”。实际上,河上姹女是水银,水银加热就会蒸发(飞)不见了。要想固定水银,就要加入黄芽,黄芽就是硫黄,这时加热后就会生成红色的硫化汞,“望之类白,造之则朱”。
魏伯阳用隐语著书与当时(东汉)的文化风尚有关,当时隐语(即字谜)盛行,例如曹操和杨修看到曹娥碑上写的“黄绢幼妇外孙荠臼”他们先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