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节不同际遇(1/2)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中日第一战》更多支持!
第四十七节不同际遇
我在百姓身上学到的,远比我给予他们的多。
——李世民
直心问:“李世民身上究竟有什么吸引了老师呢?”
高士廉说:“你何不自己去看看呢,他大不了你多少,应该是你不错的朋友。”
回忆结束,源直心来到太原留守府前,投进拜帖,请求见太原留守唐国公李渊大人的二儿子李世民。
留守府仆役宋伯告诉直心:“二少爷现在不在府里。”
“那么请问你知道二公子在哪里吗?”
“公子是从城南来的吗?”
“是的。”
“那么你可以遇到二少爷的。”
城南一片荒地上,李世民正带领着一些仆役在试种新的农作物。
留守府里的仆役宋伯带着午饭来到荒地,叫道:“二少爷,二少爷,午饭来了。”
李世民笑着回道:“宋伯辛苦了,其他人的也带来了吗?”
“当然了,有一位从远方来的客人找你。”
直心仔细地打量着李世民,李世民也好好地看着直心。
只见李世民虽然穿着普通农民穿的灰褐色衣服,赤裸着双脚,但是整个人有一种说不清楚的气质,他有一张国字脸,眉很浓,大大的双眼闪动着爽直的、热乎乎的目光,脖子很直;老是未言先笑,语言也带着笑,让人觉得是没有丝毫架子的人。
直心一抱拳,道:“在下源直心,师从治礼郎高渤海先生(高士廉为渤海人,以渤海归属地来尊称其人),先生说公子有救世安民之才,所以我特来拜会。”
“哦,你是源直心的话,就是那位带头上疏弹劾宇文化及和虞世基等奸臣的太学生吧。”李世民微笑道。
“区区小事,居然让二公子知晓了?”
“哈,我作为大隋的子民,自然会关注一些国家的重要事情的。”
“不过,二公子为什么要让自己做这些辛苦的农活呢?对于百姓来说是一个好榜样,不过......”
“我在百姓身上学到的,远比我给予他们的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土地是诚实和善良的,还有耕耘的老百姓也是诚实和善良的,高舅舅说的好(李世民已经和妻子长孙音结婚,按照妻子的叫法,他也称高士廉为舅舅),就算是最低贱的戏子也可以当作师傅的。像一名农夫那样的耕作,我也确实体会到了百姓的不易。”
“那么你已经理解了高先生的教导了?”
李世民并没有接受过正统的儒学教育,但是他后来能成为一代明君,他的博学和谦卑是关键。即使他是官二代,和隋朝皇帝还有些亲戚关系,也能理解百姓的疾苦和所需。
开创大唐盛世的唐太宗李世民和最忠于大唐的纯臣源直心就这样完成了他们的第一次会面。
当源直心还年轻的时候,他就和李世民彼此熟悉了。
而同时的仁轨却还在为阿牛成为东瀛人的帮凶而愤慨,为苏乐的死亡而感伤,为苏铭今后的生活而担忧。
终于,仁轨决定要出手了,虽然阿牛和自己是刎颈之交,但是他变坏了,再也不是以前那个善良的阿牛了。应该用武力恫吓再加劝说才有用吧。
为了苏乐,为了苏铭,为了被王石和阿牛害惨了的其他人,是该出手了。仁轨背起弓箭,别起腰刀,离开了罗家。
发现不对劲的筱雅一直在暗处悄悄地跟着仁轨。
某天晚上,阿牛带着四名手下收了欠款,正从郊区往洛阳城赶。
正行进着,“嗖,嗖,嗖,嗖”,接连飞出四支羽箭,射中了阿牛的四名手下的肩膀、大腿等四肢,让四人丧失了战斗力。
阿牛很是惊恐地看着仁轨,没想到才半年不见,仁轨的箭术居然如此高超了。
“阿牛,好久不见了。”
“正则,是,是好久没见了。”阿牛赶忙用衣袖擦去额头上的汗珠。
让阿牛的四名手下自己搀扶着去找郎中后,仁轨带着阿牛来到乡下的一间小店中。
仁轨给阿牛倒米酒,阿牛端着酒碗的手颤抖不止。
“你不用怕,就像我们在家乡的时候两个人一起喝酒。”仁轨面无表情地道。
“好的,是啊,是啊。”
“干!”
“阿牛,我在长安附近深山里产陶器的苏家村见过你。”
阿牛闻言,右手再也没有拿稳,喝酒的酒碗跌落到地上。
“是苏家村吗?哈,怎么我有点记不得了。”
“那天晚上我看见你了。为什么要那样做?”
“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反正我没有杀人?”
“我只是说我在苏家村见到你,并没有说有人死了。是你吗?”仁轨冷冷地道。
“不,不是我杀的,正则你要相信我。”
“我知道的,你绝对不会杀人的。”
“对,对,对。”
“我们去官府吧。”
“什么?”
“你认识杀人的那个东瀛人,我们去报官。”
“你说什么?你想让我去送死吗?”
“我跟你去,我们一起去。”
“说什么胡话呢,不,我不能这样做。”
“那个人死了,那是一个好人。为了养活生病的妻子和年幼的孩子而苦苦奔波的人。现在他年幼的孩子努力想撑起整个家。”
“就算我认识那个杀人犯,把他供出来,又能挽回什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