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桓容》

久久看书网(99kshu.com)

首页 >> 桓容 () >> 322.第三百二十二章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99kshu.com/83763/

322.第三百二十二章(1/2)

长安历史悠久,始建于西周。周文王时建酆京,周武王时建镐京,后世合称为酆镐,是为周朝国都,也是华夏历史上,第一座被称为“京”的城市。经过西周的强盛,东周逐渐走向衰弱。前期春秋争霸,后期战国征伐,秦王扫六-合,一统天下,定都咸阳。长安成为秦都的一个乡聚,是秦宗室长安君的封地。秦二世而亡,楚汉争霸,汉高祖击败西楚霸王,定鼎中原。西汉立国,定都长安。汉高祖命丞相萧何主持营造都城,在秦兴乐宫的基础上重修长乐宫,后又建起未央宫。至汉武帝时,西汉国力达到鼎盛,先后修建了北宫、桂宫和明光宫,并在城西扩建上林苑,开凿昆明池,建别宫等。东汉末期,群雄并起。三国之后,西晋短暂统一。永嘉之乱后,五胡内迁,窃踞中原,长安先后被几个胡族政权占据。东晋时期,氐族实力一度强盛,建制称帝,以长安为都。秦氏坞堡异军突起,先下邺城,后下长安,驱逐慕容鲜卑和氐人建立的政权,统一北方。秦氏同样选择定都长安,在桂宫的基础上重建宫室,并在城内建造坊市。长安气象日渐恢复,都城人口逐渐增加,但因多年战乱,北方人口锐减,这时的长安城,同两汉时期仍有不小的差距。秦氏入主长安,决意大力发展生产,奈何天灾**不断,北地谷麦连年歉收乃至绝收。虽有南地和西域运来的粮食,想要支持几十万大军的口粮,还要赈济国内灾民,实是捉襟见肘,一日比一日困难。桓汉军队大举北上,连-拔数城,自身的战斗力是一则,秦兵缺粮、军心不稳又是一则。如果不遇连年天灾,秦国粮食充足,桓容绝不会轻易北伐。即使他想,郗愔和谢安也不会答应。秦国缺粮,将士和百姓都吃不饱,军心不定,人心不稳。遇大兵压境,胜利的天平自然会渐渐倾斜。如果秦国不缺粮,将士百姓都能丰衣足食,论个人的战斗力,实际上高于桓汉士兵。尤其是秦国的骑兵,横扫漠南,驱逐贼寇,实是一块难啃的骨头。桓容铁了心要打,倒也不是不可以。但在这种情况下,双方的伤亡必定会几倍甚至几十倍上升,到头来分出胜负,却是汉室实力大损,予外族可趁之机,重演永嘉之后的惨祸。“天命吗?”立足。喜悦?还是掺杂几分苦涩?为恢复华夏,南北必须统一。为偿仅有的一点私念,他同秦璟曾于帐下定约。时至今日,事到临头,他又变得不确定。将心比心,换成是他,真能抛下一切?桓容握紧佩剑,用力的咬牙,嘴里尝到更多苦涩,隐隐夹杂着铁锈的滋味。“陛下,桓刺使已至帐前。”“阿兄到了?快请。”思绪被宦者打断,桓容打了个激灵,用力拍了下脸,逼自己抛开纷杂的念头。这一幕恰好被入账的桓石秀看到。桓刺使诧异的挑了下眉,拱手行礼之后,好奇问道:“陛下可是有烦心事?”“确有。”桓容没有否认,却不打算详叙,而是铺开舆图,指着图上长安的位置,道,“阿兄,长安城高池深,易守难攻。城内将兵能征善战,且有数万青壮可以征召。如要强-攻,死伤定然不小。”谈起攻城,桓石秀立刻严肃起来。“陛下所言甚是,要下此城,需得从长计议。”贾秉请见时,桓容和桓石秀正就攻城之策展开商议。依照桓石秀的意见,最好先发起一次强袭,摸一摸长安的底。“臣得消息,秦有重兵驻于边境。为防中途生变,攻城之战需得谨慎,却也要速战速决。”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困难异常。此时的长安不比建康,却也有几十万人口。单凭人命去拼,实是下策。最好的办法就是坚兵顿城,围而不攻,等到城内粮食耗尽,人心不稳乃至生出混乱,汉军趁势进兵,城池轻易可下。此计固然好,要担的风险委实不小。秦玚秦玖驻兵边境,此前是秦兵短板,如今变成悬在汉军头顶的一把刀。拖得时间长了,边州的秦军大举南下,汉军很可能腹背受敌,之前的战果都将化为虚无,北伐之战功亏一篑。纵然不败,同秦军硬碰硬,之前担忧的事一样会发生。两军实力大损,都需时间恢复。被赶到漠北的高车、乌孙瞅准时机,恐将再次南下。西域胡、三韩和西南夷狄都会蠢蠢欲动。驻守地方的刺使和将领再有野心之辈,南北统一终将成为泡影,两个汉家政权怕也会分崩离析。这并非是危言耸听。历史上,苻坚就是一个血淋淋的例子。虽然彼此情况有很大不同,可谁能够保证,最坏的情况一定不会发生?桓容的顾虑不是没有道理,桓石秀一时陷入沉默。贾秉沉吟片刻,脸上不见忧色,而是微微一笑,道:“陛下莫非忘了,石刺使的兄弟正在长安。”听闻此言,桓容不禁一愣。“秉之是说石勉?”据他所知,石勉正在并州,并未至长安。冀州刺使之所以开城投降,除了青、并两州刺使合兵包围,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石勉带去桓容赐给的印章,当面进行游说。“非是石勉。”贾秉摇摇头,“是石励。”石勉是石劭的庶弟,随他一同逃至南地。其本名石勖,后为行走北地方便,避免被人猜疑,化名为石勉。贾秉口中的石励是两人的族兄,当年一起北逃,不想在途中分散。石劭、石勉随流民逃至盐渎,石励则带着家人流落到魏兴。只能说,是金子到哪里都能发光。论起生财之能,石励不比石劭,却也是人中翘楚。在桓容登基之前,石励就聚集起一批小商人,行走在两国边界。这些人多为流民出身,从北至南,九死一生,脑袋别在裤腰带上。遇上盗匪,

状态提示: 322.第三百二十二章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