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年夜饭(求推荐票)(1/2)
虽然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快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对华国-人来说,每年除夕吃团圆饭也是必不可少的传统。
其他地方的团圆饭是怎么吃法,饶名扬并不知道。但在湄谭,并不是真的要到腊月三十晚,才一家人吃年夜饭的。
湄谭的风俗,是从腊月二十七、二十八开始,一个家族里隔得近的几家人开始排队,每家办一次团圆饭,然后一个家族老老少少几十人,一起吃团圆饭。
人数越多,证明这个家族越兴旺、越团结。
这才是真正的家族年夜饭。
饶名扬的家族里,爷爷奶奶均已过世,父亲一辈大家住得近的就是大伯、三伯、老幺饶德信,以及一个堂伯四家人,老老少少加起来三十多人。
大伯年纪最大,虽然没有明说,但可以被认为是现在的饶家家主。所以,大伯家的年夜饭被保留在了最后,大年三十除夕夜的真正年夜饭,是在大伯家吃。
然后,经过商量,腊月二十九的中午饭在饶名扬三伯家吃,晚饭在饶名扬家吃。腊月三十的中午饭在堂伯家吃,晚饭在大伯家吃。
要准备几十人的团圆饭,自然要提前准备了。
以前,这一顿团圆饭都是以母亲田文英为主,饶德信和饶名扬打下手。
但是,今年饶名扬却主动揽过了这个活。因为他已经有了高级厨师的等级,办一顿团圆饭绝对不成问题,肯定能让家族老老少少都吃得开心满意。
这半年来,饶名扬也偶尔炒过几次菜,田文英知道饶名扬现在确实厨艺大涨,也就同意了。
腊月二十九日早上,饶名扬就开着他的宝马上街买菜了。
到了现在,很多打工的、上班的,都已经回到了家乡,在街上买菜办团圆饭、购置年货,湄谭街上简直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跟那些沿海大城市一到过年就变成空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饶名扬在菜市周围转了一圈,都没找到停车位,只能停到了很远的地方,然后背着背篓去菜市买菜。
花了2个多小时的时间,饶名扬才买齐了所需的鸡鸭鱼肉、蔬菜作料,装了满满的一背篓,足足30多斤。
好在饶名扬现在身体素质非同一般,背着30多斤的东西在菜市里拥挤的人群中挤来挤去也毫无压力。
买好菜,回到家里,也差不多到了11点过,三伯家打电话来叫吃饭,饶名扬和父母就关了门,去了三伯家。
到了三伯家,家族里人已经到了不少,饶名扬挨个挨个的打着招呼。
“大伯!”“伯母!”“二嫂!”“三哥!”一路喊过去。
当然,也有比饶名扬小一辈的侄子侄女喊饶名扬,基本上都是几个堂哥堂姐的子女。
“小叔!”“幺叔!”“堂叔!”“舅舅!”“幺舅!”
饶名扬也笑着一一回应,有些在读书的,也关心了一下他们的学习。
菜炒好后,三伯一家先在堂屋天地君亲师香火架下敬了各路神仙和饶氏祖宗下,放了鞭炮,烧了些冥币,然后一家人才开始吃团圆饭了。
四家总共三十多人,摆了三桌,还有些半大不小的孩子还没凳子坐,就只能站着吃了。
但一个家族,平时都是各干各的事,几乎只有过年吃团圆饭,才能聚得这么齐整,这么热闹。即使挤着吃饭,所有人也吃得高高兴兴、热热闹闹的。
对小孩来说,不光是吃团圆饭的时候最热闹、最好玩,还有吃了团圆饭后长辈发压岁钱,也是他们最开心的时候了。
饭吃得差不多后,三伯、三伯母就拿出红包,开始给几个小孩发压岁钱了。
不过,能拿压岁钱的都是还在读书或6岁以下的小孩子,像饶名扬这种已经毕业走上社会的,是不用给小孩发红包的。
不过,不给小孩发红包,却要给老人一点孝敬。
所以,等三伯、三伯母将小孩子们的压岁钱发完后,饶名扬等小一辈的几个堂兄弟和已经工作但还没出嫁的堂姐妹,也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红包,孝敬给了三伯、三伯母。
饶名扬往年都是给的一人500,但今年凭借美食系统赚了不少钱,给长辈的孝敬也大方得多了。他给三伯、三伯母一人封了2000元的红包,其他长辈也是照此给的。
当然,也不能给得太多。与其他同辈的堂兄堂姐们相差太大,那就不好了,有点暴发富的性质。孝敬一下长辈,尽一下心意就行了。
在三伯家吃完团圆饭,其他人还在三伯家聊天、打牌、看电视,饶名扬和父母则回到家里,开始准备他们家的团圆饭了。
有3级金刚之体支撑,饶名扬根本不知道累。他掌勺,父母偶尔帮下忙,到下午5点过,饶名扬就弄出了三桌丰盛的团圆饭。
扣碗、酸汤鱼、酸菜折耳根、大骨萝卜汤、辣子鸡、爆炒鸭、酱爆肉、白菜回锅肉、青椒炒肉、三鲜汤、凉拌黄瓜、番茄炒鸡蛋、肉沫豆腐、鱼香茄子、蒸香肠、豆豉腊肉、清蒸蹄髈等等,每桌二十多个菜,相当丰盛。
这么多菜,肯定是吃不完的。但湄谭就是这个风俗,每家办家族年饭的时候,都是往多了办,必须要有剩的才好,寓意“年年有余”。
要真有哪家人办的团圆饭把菜吃得精光,甚至不够吃,那不仅会被认为抠门,而且也觉得不吉利。
饶名扬自然不会去破坏这种风俗,反正又不累,厨艺也过关,所以只管往多了弄。只要自己会的,就弄一样出来。
饭菜差不多了后,就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