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稿费(上)(1/2)
对付廖全宝太简单了,李默最怕的就是动拳头,一拳打来,脑袋再灵光也不管用啊,所以才有了那句,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
廖全宝是尖子生,不会打架的。
李默来到体育老师赵老师面前说:“赵老师,廖全宝要与你打羽毛球,决一胜负。”
赵乐师乐呵了:“真的假的?”
“李默,你撒谎,赵老师不是的,我找李默打羽毛球,那敢与你打啊。”与赵老师打羽毛球,那不是纯找虐吗?
李默来到廖全宝面前,比划了自己,比划了廖全宝,再比划了赵老师。
行了。
赵老师与廖全宝体重的差距,并不比廖全宝与赵默体重差距大多少。
“廖全宝,你有一颗强者之心,何谓强者之心,不惧怕强大的对手。吃柿子,专门挑软的吃,那叫强者吗?”
“那你不也一样。”
“一样吗?你看我什么时间争强好胜过,再看看你,就像一只大公鸡,谁不顺眼就啄谁。哦,原来连大公鸡也不如。”
赵老师听明白了,班上这两个尖子生在闹矛盾呢。适当的竞争是好事,不和就不好了,他劝道:“你们一个是班长,一个是学习委员,应当要团结起来。羽毛球打得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学习成绩。”
你是体育老师唉……好吧,各个学校几乎都是这样。
“那好,我们就比成绩。”
比成绩,李默也不怕,但何苦来哉。确实,想要压下廖学霸的成绩,十分地不容易,就是压下去又如何,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李默又比划了两人的身高,然后碎碎念:“你是城市人,父母识字,上过幼儿园没有……你不回答,说明你上过。我呢,是农村人,父母不识字,整个镇也没有一个幼儿园。”
“你从小学一年级读起,小学是基础,基础打得牢。我六岁读书,直接跳到了三年级,只读了三年,基础打得不牢。”
“我们呢,都在迅速长身体的时候,智商也在这时候迅速成长着。你比我大了两岁,对了,月份也比我大,我是快到阳历年才出生的,月份就不算了,至少有两年智商的差异。”
“不说了,不管有什么差异,都要努力学习。”赵老师好笑地打断了李默的比较,不然,李默还能数出五六条差距出来,反正你廖全宝在学习上,还是欺负弱小。
廖全宝差一点气得吐血。
不久,廖全宝又被再次打击到了。
班主任让各个学生上交一毛二分钱买一本作文书。
也很正常,学校除了布置作业外,也时常让学生购买一些复习辅导资料,想要学习好,除了注意听讲外,那就是死记硬背与题海战术。
几天后,这篇作文书发放到各个学生手中。
各个学生翻开后,脸上都露出古怪的神情,语文老师陆老师站在讲台上乐呵呵地看着大家的反应。
它就是李默的作文集。
名字就叫《守护》,不过封面图案不是圩埂,而是一对中年夫妇的背影,张开臂膀,前面有两个小孩子在欢快地跑着。
反正李默作文里的守护含义很模糊,也可以这么解读。
下面一行小字:本年度最佳中小学生作文读物。然后是作者名字:李默。
中国人口多,重名的不要太多,学生看到封面时,也没有太注意,不过还有扉页呢,上面有了有关李默的一些简短介绍,包括年龄,家庭地址,余下就是成绩好,听话,并且小考成绩在全县第一,现在巢市一中初一读书。
这也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出版社的领导隐约地能感到李默的岁数就是一个很好的卖点,因此突出了李默的年龄。可因为思想没有扭转过来,也只有这样了,不但没有派人来采访,连一个照片也没有。
那为什么要出版呢,除了年龄,打动他们的就是内容,主要也是内容。
出版社还刻意请了专家于每一篇作文后做了点评,前面还写了一篇长长的前言:《贵在真实》。
几个老师带走的作文很多,不可能一一出版了,只择出其中比较优秀的八十几篇作文,包括两篇《守护》,结集出版。
但无论是择出来的,还是淘汰下去的,都是李默在真实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语言加工。就像这两篇《守护》,有真实的曹镇曹河,有真实的曹镇历史,最后一句,才能打动人心。
再如里面的一篇《希望》,先写几户人家种植大棚蔬菜,花了多少成本,整天的担心,最后写到收获,一大群乡亲看着蔬菜挑上了船,几人撑着三艘木船,无声无息地驶入昏蒙蒙的月光里,渐渐地消失在月光的尽头,哪尽头之处有两个字,叫希望。
一般文章结尾有两种方法收尾,比如《落花生》: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这种方法叫徐徐结尾法,就像一块石头掉在水里,荡起了波浪,波浪终有结束时候,结束了,余波仍在袅袅荡漾。
还有一种方法,比如《白杨礼赞》:但是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这叫总结式的收尾,高潮时戛然而止。
李默多用后一种方法收尾,但与现在的文章不同,他的收尾没有多少口号,虽是总结式的收尾,可是比较内敛含蓄。当然,这也是时代的产物,八十年代之前的文章,一半是口号文章。到了九十年代后,李默这种收尾方法则不那么惊艳了。
现在才是81年,出版社几个编辑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