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初期规划(1/2)
有了“松风剑法”为根基,萧小侠“柔云剑法”的进境很快,当然,其中有“柔云剑法”比“三分剑术”简单的缘故,不过作为一种“术”难也有难的道理。
就好比“左右互搏术”,完全不算攻防类的武功,却可使诸多武功以左右互搏的形式施展出来,不过这门武功更不是一般武者可以学会的了。再说萧小侠看过的那本册子叫《剑术指南》而不是《剑法指南》,就是因为术的大同化程度更深,所以上升为通用教材,以术命名更加合适。
但现在萧小侠换成《柔云剑法》绝不是单纯抱着弃难求易的心理,这剑法以“柔”为名却柔的很有分寸,总体来说仍可算是中性。他花了大半夜时间,用心读了一遍《通用初级剑术指南》,已经踏进了武理的门槛,深知类纯体提升境界比纯净体难很多,毕竟对于武者来说,境界的实质性突破全与“气”相关,八个境界中从最初的“聚气成旋”,到最后的“炼神返虚”实际上就是“气”的演变。
体质的纯净度同修气可是直接挂钩的,普通人不等于没有习武天赋,只是杂质体的问题将他们永远排除于武者的行列。
被称作末流武者的人就是没能过了“化形”这道坎,而类纯体占了绝大多数,正因为如此,有了太多小白鼠先辈们的前车之鉴,现在的类纯体才会几乎全走上不灭战狂的炼体道路。
当时萧小侠仅凭个人喜好选了剑神一笑,这道坎就成了他武道上的最大难关,所以他只有至少在化形以前,尽量降低剑法间的互斥性,以最稳定的中性先完成化形,再去考虑以后的事。
毕竟化形之后还有铸形,想专门去走哪条路都还有的选。
萧小侠认定自己绝对有步入化形境界的机会,因为从松松口中得知,他曾在一瞬间到达过化形级,在萧小侠看来,既然可以借助外力完成突破,那么只要自己够强,便能迈过这道坎。
当然,松松还说了一个例外,但那样萧小侠就更开心了,证明他是传说中的剑体啊,不管未来如何,剑体选剑神一笑总是没错的。
演武堂中第二节课的后半段,萧小侠通过拟练程式对“柔云剑法”又多了一层感悟,他已经感觉到执行《柔云剑法》程式时在连绵剑招下产生的“绵柔”之势了。
“绵柔”,即为柔云剑法中的势,萧小侠能够感受到这个势攻防一体,包含化解之效,特别适合与敌人牵制周旋。他现在已经真切体会到先学习理论的好处了,各种迹象完全和介绍中的一样啊!
根据类纯体的缺陷,萧小侠明白“柔云剑法”是非常适合自己的,作为剑系,他却没有集气优势,杀招、绝技的使用频率大大降低,但若他十分擅长与敌人牵制周旋,并能以剑法中的常规招式化解敌人的杀招、绝技,就等于增加了自己的集气缓冲时间。
此外,还有一门跟“柔云剑法”相反却相成的“连环夺命剑法”,这两种剑法均出自梁羽生大师的小说,身为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祖师,他笔下的武功自然也受到不少人的青睐,连金庸的第一部武侠小说都引用了“柔云剑法”,只因那时的金庸仍在梁羽生的框架里没有出来呢。
原著中,“柔云剑法”是采用“太极剑法”中的剑理,专为武当俗家女弟子所创,以内力为主擅长以柔克刚。
侠武纪元的先辈们所创武功有很多跟过往经典同名,此外,他们也的确参照了原著小说中描写的性质及特点,然而,想做到深度还原是绝无可能的,甚至大部分还有着不小的差别。
时下萧小侠所练的“柔云剑法”可以看作“太极剑法”的初级简易版,也等于为日后修习同类更高深的剑法铺了一条路,由此可见,萧小侠已经确定了自己剑道的大致方向:不求快不求奇,注重反制和防守。
不过,这并不代表萧小侠所选剑法都要一味追求“以慢制快”的套路,如“连环夺命剑法”虽有迅捷凌厉的特点,可是,作为初阶武功,其中的“快”是很有限度的。
所以,“柔云剑法”和“连环夺命剑法”即便有快慢之别,却又“别”的恰到好处,最终使得快慢之间演化为相成之势。
萧小侠初期的路线已定,剩下的只有刻苦练习了。
两日后,他已将“连环夺命剑”练出了“奔涌”之势,不过武功中的“势”亦有强弱之分,而且,这还只是在单机状态下才产生的“势”,倘若萧小侠受到干扰,无论是“松涛”还是“绵柔”和“奔涌”就未必能够轻易显现了。
好在剑法中的势虽未大成,难以运用于实战,但“势”已经对“气”有所助益了。
“气”在体内流转不息,而“势”则构成了体外循环,这两种过程是相得益彰的。萧小侠选择最为中和化的剑法,非常有利于借助外功由外及内提升内气,弥补身为类纯体的聚气缺陷。
相反,如果修习某些奇诡极端的剑法,则会造成内气循环的不稳定,甚至出现偏离逆转以致走火入魔,然而路都是人走出来的,有些武者就专走偏门,也不乏惊才绝艳之人创造出相应的内功法门,尽管是剑走偏锋,但境界反而提升的更快。
只是这些偏门却不为正宗所容,而修习正宗武功也是所有学院坚持的路线,因为偏门虽有速成之法,却要付出一定代价,相较之下,正宗武功循序渐进,对未来很有好处。
身在双龙学院的萧小侠自然无法接触到偏门武功,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