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凭记忆苦苦寻觅 程向东一无所获(3/4)
面还有一个非常特别、非常奇怪的船,这条船不是木船,而是石船。/p石船上也有船舱,但石船上的船舱比木船上的船舱高大,人在里面能直起腰,船舱里面还有石桌石凳,奇怪的是:这条船永远停在一个地方,从来没有在水面上行驶过。/p
程向东希望在歇马镇找到记忆中的那座石拱桥,那条河流,那棵柳树,那条木船。还有那条大街,那条石船。/p
为了寻找它们,程向东跟随戏班东奔西走,去过一个又一个地方。正是因为心中有这样的信念——从离开普觉寺的那一天起,这个愿望就在他的心底生了根。/p
为了实现这个愿望,他自知这一生注定要在漂泊不定、颠沛流离中度过。/p
可仅凭脑海中那些零星的记忆,就如同大海捞针。自己的手上没有任何的信物,身上也没有十分明显的记号。/p
要说胎记,倒是有一个,但这个胎记长在股沟里,爹娘恐怕根本就没有发现。悟觉住持说,他刚开始并未注意到这个胎记,随着真儿长大,胎记稍大以后,他才发觉。/p
所以,唯一能算得上标记的是他后背上的四颗成三角形的黑痣,三角形的底边上有三颗黑痣,中间一颗黑痣在后腰的正中,另外两颗黑痣在最下面一个脊椎两边,另外一颗黑痣在三角形的顶端。/p
程向东两岁的时候,悟觉住持只看到脊椎两边的两颗对称的黑痣,另外两颗黑痣是后来才发现的。随着年岁的增长,后出现的两颗黑痣越来越明显。/p
程向东还在襁褓中的时候,最早两颗黑痣既不明显,所占的面积也不大,程向东的爹娘可能不知道这两颗本来就不甚明显的痣。/p
所以,单凭这两颗黑痣去寻找生身爹娘,希望非常渺茫,也不现实。程向东知道希望非常渺茫,但他一定要继续寻觅下去,他遵循悟觉住持的教导:一切随缘,,竭尽人事。/p
正因为有了这个指导思想,程向东才下定决心偷偷跟大师兄好好学本事,先要解决安身立命的问题,学本事和寻找亲生爹娘两不误。/p
程家班,既为他解决了吃饭的问题,又为他寻找生身父母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p
九岁时,悟觉住持在将真儿交给程班主之前,把真儿的身世告诉了程班主:七年前的深冬,天下着鹅毛大雪,悟觉住持带着两个徒弟下山化缘。/p
在回寺途中,路过一个毁于战火——被废弃的寺庙的时候,听到了从破庙里面传出来小孩子沙哑的哭声。/p
之前,燕王的军队和建文帝的军队频繁交战,战火从北方烧到南方;因为战乱,导致土地荒芜,民生凋敝,再加上青黄不接,路有饿殍,千户萧肃。/p
正是由于寺院中粮食短缺,悟觉住持才带着两个徒弟下山寻找粮食的。三个人循着声音走进大雄宝殿——大雄宝殿的顶已经坍塌了一多半,三个人看到香案的前面侧躺着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女子。/p
那女子头发散乱,脸色惨白,双眼紧闭,嘴唇开裂,嘴角溃烂;上身只有一件内衣,下身穿着一件绣花裙——裙裾上绣的是荷花——绣花裙已经破的很厉害。/p
女子脚下穿着一双绣花鞋——鞋子上绣的是梅花——绣花鞋已经被磨破了,其中一只的鞋底已经开裂了。/p
女子蜷曲着身体,在她的怀中躺着一个两岁左右的小男娃。/p
女子用双手紧搂着小男娃,用自己的身体紧紧地裹着小男孩——小男孩是靠女子身上的体温才得以存活下来的。/p
小男孩的脸色乌紫,他的身上盖着一件女子的绣花罗袄——罗袄上绣的也是荷花——罗袄多处破损,有些地方露出了棉花。/p
女子已经神志不清了,在距离女子半步远的地方有一堆灰烬,灰烬里面有一些没有燃尽的树枝。/p
在火堆和女子之间,有一个被撕坏的、黑色褡裢——褡裢上有两个灰布补丁,褡裢里面只有一条汗巾,在褡裢的旁边,还有三个硬的像石头一样的馒头,馒头上沾了很多土灰。/p
地上还有几包散开的草药,还有几张包药的黄纸和扎药包的绳子。/p
从现场的情形看,女子应该是在庙里面躲避风雪的时候,遭遇到了歹人的抢劫,所有值钱的东西都被抢走了。/p
包括值钱的、能穿的衣服;从绣花袄和绣花裙的损坏程度看,这个女子和劫匪之间还曾有过一段时间的抵抗。/p
悟觉住持掀起盖在孩子身上的绣花罗袄,小孩的身上也只穿着内衣内裤——是用粗布手工缝制的内衣内裤。小孩子身上瑟瑟发抖——小孩子身上的其它衣服也被人扒走了,女子是被冻出病来的,如果不是她用自己的身体温暖孩子的话,孩子早活活冻死了。/p
孩子身上穿的虽然是一身粗布内衣,但看的出来不是穷人家的孩子。/p
悟觉住持用手试了试女子的鼻息,呼吸非常微弱,他又用手背试了试额头,摸了脉搏。/p
女子在发高烧,她的脉搏非常的微弱;小孩子虽然啼哭,但神智不清。/p
师徒三人将女子和孩子带回普觉寺,并让星云禅师给两个人把脉、用药。/p
小男孩烧的很厉害,主要问题是饥饿和寒气侵身;女子的问题很严重,除了肺部感染之外,最要命的是伤寒。星云禅师用了几剂药,四个僧人轮流看护她三天三夜,但女子始终高烧不退,昏迷不醒。/p
稍微清醒一点的时候,她想说话,但听不清她在说什么,而
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